如何判断网上诈骗》如何判刑
发布日期:2021-11-14 13:48
作者:admin
点击:
网络欺诈是一种新型的欺诈行为,对当事人的经济资产和人格产生重大影响.中国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一直比较严厉,人民的经济资产利益得到有效保护.那么网络欺诈是如何被判刑的呢?

一,如何判断网上诈骗
网络欺诈是一种欺诈行为,可参照有关欺诈的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:
为了欺骗公共和私人财产,请参阅《刑法》和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》.金额较大的,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,刑事拘留或者控制,并予以处罚或者规定;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况,则应为三年.被判处十年监禁和罚款的人;如果数额特别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况,应判处有期徒刑不少于十年或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.
与此同时,个人欺诈性的公私财产超过2000元,属于"大额";公共和私人财产的个人欺诈超过3万元,是"巨额".如果个人欺诈公共和私人财产超过20万元,欺诈金额特别大.
二,网络欺诈刑法备案标准
1.骗取2000多元公私财产的个人数额较大;诈骗公共和私人财产超过3万元的个人数额巨大.
如果个人欺诈公共和私人财产超过20万元,欺诈金额特别大.绝对数量的欺诈是欺诈性犯罪严重性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并不是唯一的情节.如果欺诈金额超过10万元并且有下列情形之一,还应考虑情况特别严重:
(1)欺诈组织或犯罪者犯下严重罪行的主要骗局;
(2)犯有重罪的累犯或者流氓;
(3)骗取法人,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,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;
(4)欺诈性救灾,应急救援,防洪,特殊护理,救济,医疗用品和物资等,造成严重后果;
(5)破坏欺诈财产,造成欺诈财产归还;
(6)利用欺诈财产开展违法犯罪活动;
(7)他因欺诈被判处刑事处罚;
(8)造成受害人死亡,精神紊乱或其他严重后果;
(9)有其他严重情况.
直接负责单位的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应当以单位名义进行欺诈,欺诈行为归单位所有.如果金额在5万至10万元之间,则应按照《刑法》的规定,对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进行调查,并依照上述人员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.《刑法》第152条.
对于共同欺诈罪,应当以共同欺诈行为人的数量确定犯罪数额,并根据违法所得的现状,作用和数量等情况予以处罚.共同犯罪的演员.金额小,未达到2000元,不构成诈骗,但违反公安,按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,5至15天的拘留,可以合并罚款1000元.但是,如果累计欺诈金额超过2000-5000,则可以调查欺诈的刑事责任.
非法所得金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刑事拘留或者控制,并处罚金.如果非法收益金额特别大,那么最高可被判无期徒刑和罚款或没收财产.
官方网址:/msjf/1924.html
免责声明:本网是非营利性网站,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相关标签: